藥師的話

副食品添加別太晚 小心影響發育

        很多新手爸媽常以為越晚幫寶寶補充副食品就能遠離過敏原,但這樣做,卻可能使孩子營養不良。要因應寶寶必然發生的厭奶期,由於同一奶品(母乳或配方奶粉)經過4-6個月的長期給予,然而寶寶在發展上、生理上卻是迅速增長,因此勢必對現有食物發生食慾減低現象甚至拒食,而且也必然渴望攝取其他副食品,這一現象是生理上的必然,因此媽媽們應放寬心,因為當寶寶產生厭奶時,也同時意味寶寶有資格給予副食品,因此媽媽們只要在兩者間平衡給予,就可使寶寶順利渡過厭奶期。

 

       廣告常常說:「寶寶滿6個月了,該補充副食品囉!但是最近研究卻發現,越晚吃副食品,容易有缺鈣、鐵,導致貧血或妨礙生長發育,甚至會使過敏、氣喘、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增加。只由母乳或奶粉供給寶寶營養並不夠,母乳或配方奶粉中有90%是水分,而蛋白質、鐵質、鈣質及維生素,對已超過4-5個月量後的寶寶成長是不夠的。

 

       以營養需求量來說, 6個月以上的嬰兒,蛋白質的所需量:平均體重1公斤需2.5~3公克,7公斤重寶寶的話,則須17.5~21公克。但是,母乳的蛋白質則是每100cc只有1.1公克(配方奶粉則是1.3~1.5公克)。因此若是只從母乳中攝取所需蛋白質的話,寶寶便需喝1公升以上的母乳才足夠(1公升約等1公斤重/1天奶量),而這幾乎不可能,另外鐵質也無法從母乳中得到足量。出生時儲存於嬰兒體內的鐵質,也是在3-4個月便告用罄。因此,若不自固體食物攝取,則有引起缺鐵性貧血的可能。如此一來,便會使寶寶成長緩慢,以及影響早期智能發展。

 

       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臨床研究指出,副食品添加可提前到寶寶4到6個月大,否則可能須考慮嬰幼兒專用的綜合維他命來補充,避免鈣、鐵缺乏而影響生長發育。鐵質對寶寶來說,是負責攜帶氧氣到各個器官利用的礦物質。0到1歲嬰兒如果鐵質不足就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,嚴重者則可能造成心智與發育遲緩。鈣質缺乏的寶寶可以參考生長曲線圖,觀察寶寶是否比同年齡的寶寶發育緩慢?若「是」,就要考慮多吃奶製品、豆腐、小魚乾或鈣粉等營養品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為寶寶補充副食品大概有 3 點原則

★初生滿4個足月(早產兒往後計算)。

★寶寶的重量是出生的2倍(例:出生是3公斤,達到6公斤即可補充副食品 )

★脖子可以伸直,嘴巴會吞嚥。